「醫師!我女兒老是彎腰駝背的,她是不是有脊椎側彎?」王太太帶著她那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前來就診。隨著成長中的孩子姿勢、體態越來越受到重視,復健科門診中這類小病患有增多驅勢。只是在家長的觀念中,似乎彎腰駝背與脊椎側彎已被畫上等號,無形中增加了家長不少憂慮。尤其,坊間所謂「推拿」等民俗治療,又常將「龍骨(即脊椎)不正」掛在嘴邊,更增添了不少迷思。
真正的脊椎側彎是指脊椎發生左、右方向的偏移,且合併椎體的旋轉。最簡易的評估方式是小朋友站立前彎,檢查者沿著脊椎切面而觀察是否有兩側不等高的情況,尤其在胸廓處,更可明顯看到肋骨兩側高度不一。脊椎側彎好發率約千分之三,多見於國小三至六年級女生及國中、高中男生,大多數為不明原因所致。在骨頭快速成長階段,脊椎角度容易惡化,因而在上述年紀的成長期,若發現有脊椎側彎者需密切追蹤至骨頭生長板完全癒合為止。
至於脊椎側彎的治療重點,主要以角度大小而定:
(一)、角度小於20度者,以運動治療為主。醫師、治療師會指導患者從事運動,以改善柔軟度、強化肌力,防止角度再惡化。三個月到半年應做規則追蹤。
(二)、角度介於20度至40度間,應穿戴背架,利用三點受力的原則防止角度再行惡化。運動治療仍應持續,除特殊治療性運動,游泳也值得推薦。
(三)、40度以上者,表示日後即使骨頭生長完成,因重力緣故,仍可能持續惡化,而長期下來造成胸廓變形,甚至影響心肺功能。因而,應考慮開刀矯正。
目前越來越多小學在例行孩童健康檢查中已開始加入「脊椎側彎」的篩檢。對於早期發現有問題的孩童,而提早預防脊椎角度的惡化,確實相當重要,不可忽視!
而絕大多數彎腰駝背的小朋友,卻與脊椎側彎無關,而是長期上背部肌肉張力過低,姿勢不良所致。在成長期約6個月大時,許多嬰兒喜歡做腹部貼地,四肢離地上抬,類似「飛機起飛」的動作,這對他上背部肌肉張力的誘發有很好的效果,以作為他近一步爬行的準備。父母應儘可能減少將嬰兒放入「學步車」,而剝奪其爬行的機會。臨床經驗發現,嬰兒期爬行經驗少的孩童較有機會日後變成彎腰駝背,「喪氣一族」!
父母常問及「駝背帶」是否有幫忙?這類輔助器材的作用藉由「回饋」方式引導小朋友自行改善姿勢,無任何強制、固定,效果並不明顯。藉助運動,如游泳、抗力球、趴姿滑板、向上托球等強化上背肌力控制,有較好療效。國小高年級之後若持續姿勢不良,有些小朋友便開始出現上背疼痛等症狀了。若父母願意同時參與治療,可鼓勵親子共同參與「彼拉提斯」課程,這套在20世紀初創始的運動,目前在歐美受到相當重視,它透過脊椎周邊核心肌群的強化訓練,對姿勢改善有相當療效,已被視為「姿勢矯正」的神奇法寶!
至於脊椎側彎的治療重點,主要以角度大小而定:
(一)、角度小於20度者,以運動治療為主。醫師、治療師會指導患者從事運動,以改善柔軟度、強化肌力,防止角度再惡化。三個月到半年應做規則追蹤。
(二)、角度介於20度至40度間,應穿戴背架,利用三點受力的原則防止角度再行惡化。運動治療仍應持續,除特殊治療性運動,游泳也值得推薦。
(三)、40度以上者,表示日後即使骨頭生長完成,因重力緣故,仍可能持續惡化,而長期下來造成胸廓變形,甚至影響心肺功能。因而,應考慮開刀矯正。
目前越來越多小學在例行孩童健康檢查中已開始加入「脊椎側彎」的篩檢。對於早期發現有問題的孩童,而提早預防脊椎角度的惡化,確實相當重要,不可忽視!
而絕大多數彎腰駝背的小朋友,卻與脊椎側彎無關,而是長期上背部肌肉張力過低,姿勢不良所致。在成長期約6個月大時,許多嬰兒喜歡做腹部貼地,四肢離地上抬,類似「飛機起飛」的動作,這對他上背部肌肉張力的誘發有很好的效果,以作為他近一步爬行的準備。父母應儘可能減少將嬰兒放入「學步車」,而剝奪其爬行的機會。臨床經驗發現,嬰兒期爬行經驗少的孩童較有機會日後變成彎腰駝背,「喪氣一族」!
父母常問及「駝背帶」是否有幫忙?這類輔助器材的作用藉由「回饋」方式引導小朋友自行改善姿勢,無任何強制、固定,效果並不明顯。藉助運動,如游泳、抗力球、趴姿滑板、向上托球等強化上背肌力控制,有較好療效。國小高年級之後若持續姿勢不良,有些小朋友便開始出現上背疼痛等症狀了。若父母願意同時參與治療,可鼓勵親子共同參與「彼拉提斯」課程,這套在20世紀初創始的運動,目前在歐美受到相當重視,它透過脊椎周邊核心肌群的強化訓練,對姿勢改善有相當療效,已被視為「姿勢矯正」的神奇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