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康復健科診所
  • 首頁
  • 醫療團隊
  • 門診資訊及聯絡方式
  • 疼痛管理
  • 診療項目
  • 專業課程
  • 衛教資訊
  • 兒童治療公告社群

當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碰上親子共讀

12/26/2024

 

    「治療師!我們家孩子在家總是動個不停!根本靜不下來看書!」「治療師!聽說親子共讀很好,但我們家孩子都不跟我一起讀,怎麼辦?」……等等。 以上這些都是家長在治療室中常提到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有聽過親子共讀與過動症,那這到底是甚麼又該怎麼幫助小朋友呢?
    什麼是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一本書,讓繪本或故事書成為親子間互動的媒介,並透過談話或討論分享彼此的想法來增進親子互動,最重要的是要一起閱讀而不是單方面的說或聆聽故事,這才是親子共讀的精神所在。親子共讀除了能增進親子關係外,還能促進孩子的大腦發展、語言發展、理解能力、情緒管理與語言的組織能力等。
    什麼是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 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ADHD)的孩童通常會有注意力不足、過動及衝動等症狀。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的ADHD盛行率為9.02%且男性會比女性多,經長期追蹤研究顯示ADHD的大腦前額葉活性降低,大腦部分區域的發展平均會比正常孩童慢了三年。 臨床上,ADHD除了大家常見的注意力不足及衝動控制不佳外,還有 1.行為問題,像是喜歡挑戰家長、老師的規則、出現攻擊行為等。 2.組織計劃能力不佳,例如: ADHD孩童會低估任務所需完成的時間,以雜亂無序的方式完成任務,比如十分鐘後要出門,最後一分鐘才開始收拾;學校、家裡環境髒亂,找尋東西上就會有困難。 3. 動作協調不佳,像是抓不準時機、忽略動作細節所以需要順序性的動作差、像是踢球。力道控制比較不好、平衡稍差。 4.社交互動差,因為注意力不佳所以會沒有注意到同學說甚麼或是遊戲規則、衝動控制差所以會一直插嘴或無法配合規則會讓同學不想跟他們一起玩、甚至有時候會推擠到同學或有肢體衝突。
    當ADHD碰上親子共讀 在治療室裡,常有家長問說該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專心下來一起讀書,每次要做靜態的事情時就會到處動、四處看,這其實是因為上面所述說的ADHD症狀所導致,那我們該如何協助ADHD孩子與家長一起完成親子共讀呢?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著手
了解孩童特性-
    了解孩童不專心的原因,在飲食、作息、感覺需求、肌耐力等都有可能是原因。 譬如肌張力比較低的孩子,單單要他維持軀幹的穩定姿勢就有困難,強求他專心閱讀就更加挑戰了!孩童也可能因為環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像是在較多干擾物的環境中被吸引而分心,或是因為感覺需求尚未被滿足(如觸覺系統有需求的孩子,會希望尋求更多刺激,而摸東摸西),甚至動來動去等。

    增加孩童的運動量-目前已有許多研究顯示運動能有效改善ADHD孩童的注意力、衝動、協調等症狀,且能改善、增加孩童的自信與社交互動能力,在臨床上也會先讓孩童動一動再去執行靜態的活動,家長在家中也能在共讀或靜態活動前做點運動,提升注意力。建議能與孩童共同討論並訂定運動計畫,依照孩童的興趣、喜好來選擇適合的運動,並建立適切的挑戰,以增加孩童的動機並建立持續且良好的運動習慣。
    共同選擇繪本或故事書-從孩童有興趣的主題開始, 建立「學習的胃口」最重要!就從喜歡看書開始。 不要強求很有知識性、很有意義的內容。先建立孩童的動機再慢慢拓展繪本或故事書的種類,繪本或故事書可以是有聲書、立體書且故事內容生活化以增加孩子的動機。
    調整環境及生活步調-創造適合親子共讀且固定的環境,使孩童知道到該環境就是要與家長一起讀書並且移除可能的干擾物,例如:在沒有電視、手機或玩具的房間且燈光明亮等。
    另外也可設置冷靜區( 稱呼它是秘密基地,或許對孩子更有吸引力哦!),允許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去冷靜區再回來。
    平常可以與孩童共同建立日程表,例如:在睡覺前進行親子共讀。使孩童有個規律且結構化的生活。

    給予孩子適度的自由空間-在親子共讀時,家長與孩子是一起閱讀的,因此當孩子閱讀到喜歡或認識的內容想表達想法時,是可以與孩子共同討論的,且不一定要逐一把書中的文字念出。另外,可以讓孩子扮演書中的角色與父母互動;家長在共讀時,可依照孩子的注意力時間長短,在段落與段落間,暫停唸故事且與孩子共同討論剛剛書中的內容,引導孩子表達,或是在段落與段落間,允許孩子起來動一動,甚至是做點簡單的運動,像是開合跳等。
​    對於ADHD孩子來說,靜態的活動是相對挑戰的,而注意力也跟很多面向有關係,因此在親子共讀時,我們可以依照孩子的特性,從書本的選擇、環境、家長唸故事時的語調、故事斷落的長度等來調整,另外,規律運動與作息也相當重要,最重要的是家長的陪伴和正向的支持,如此才能建立孩童的自信心,增加孩童的動機,藉由親子共讀來增進親子間的關係與互動。
                                                        實康復健科診所職能治療師 林子濱


評論已關閉。

    實康復健科

    專業優質的復健醫療團隊

    衛教資源分類

    全部
    早期療育
    疼痛控制
    神經復健
    銀髮族資訊

實康復健科診所​
Smart Care Rehabilitation Clinic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學府路36號2樓
電話:02-26292000
E-mail:[email protected]